宜黄,位于赣东抚州市南部。宜黄人热爱戏曲,宜黄戏曲在明清时期非常繁荣发达,宜黄戏班曾占据了江西剧坛,盛极一时,宜黄曾被称为“戏乡”,素有“临川才子,宜黄弟子”、“宜伶”、“宜黄子弟”之说。
从明朝开始,弋阳腔、青阳腔、乐平腔、枞阳腔(又称咙冬调、安庆邦子)、海盐腔、昆腔、京剧、采茶戏(俗称三角班)、傀儡戏、越剧、文南词等腔调和剧种流入宜黄,并在宜黄扎根发芽。
宜黄县历史上盛产夏布、草纸,畅销国内外,明朝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品经济开始繁荣,商人走南趟北,交往十分频繁。夏布商人、草纸等商人热爱戏曲,纷纷成立戏曲班会。棠阴夏布商人运货下抚州、南昌途中,在船上吹弹歌唱,每当靠拢河边口岸,月白风清的晚上,常常引起其他客船尾随不散。南城、南丰一带的戏班均以宜黄艺人为主。
明朝抗倭名将谭纶则是海盐腔引进者。谭纶(1520-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宜黄谭坊人,曾亲率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抗倭、戍边,号称“谭戚”,被史家评为“善任俞戚而建大勋”。谭纶喜好戏曲。他在浙江任职,因丁艰回籍,从浙江带来精通海盐腔艺人,“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海盐腔在宜黄风行一时,宜黄群众无人不喜欢。明万历末年,宜黄戏班发展到三十多个,“食其技者殆千人”,足迹遍布赣东、南昌,甚至南京。相传,谭纶死后二十年,宜黄子弟发展到三千余人。
明末戏曲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很推崇有海盐腔与弋阳腔结合的宜黄古腔,他的 “临川四梦”(指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最初就请宜黄子弟用宜黄古腔演出。
明末清初,昆曲从浙江传入宜黄。在宜黄县城有集秀、叙伦两部昆班演出。宜黄神岗、麻坑商人所组织的昆曲班发展到能上台演唱,与城内士大夫阶级所组织的昆曲班不相上下,普通群众也能清唱昆曲。昆腔在乾隆年间曾取代宜黄古腔,但不久又被新兴的宜黄腔所取代,到清末,昆曲班仅剩一个“琴萧会”清唱组织。
而民间谚语“格格弓弓格,赛不过党口圩” ,说的是党口圩艺人演唱文南词别具一格。
戏曲艺人把清源神视为戏神,建清源庙,供奉清源菩萨。据传,清源菩萨为其母亲张四姐与凡人崔文瑞所生,是玉皇大帝的外甥。清源菩萨乐观活泼,与诸姨经常在天庭演戏作乐,旁人不愿演小丑,而他却喜欢演小丑。因此旧戏班中的小丑在前台后台的活动也最随便。清源菩萨教徒弟唱戏,容易上口,不怕羞涩,被人供奉为戏神。清源庙多的地方就说明其地方戏曲艺术很发达。民国初期,宜黄县县城及各区乡都建有清源庙。一个县内当时有如此之多的清源庙,这在全国是罕见的。宜黄县城西的清源庙规模很大,庙前有广场和舞台。外地戏班来宜黄演出,必先到此作义务演出。
距宜黄60公里的大华山是江南十大道教名山之一,曾归宜黄县管辖。西晋元康2年(公292年)建观,信奉邱、王、郭三仙。大华山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朝神拜仙祭祀传统活动,但八月最旺,这一个整月由戏班唱戏,少不了宜黄子弟的参与演出。
宜黄浓厚的戏曲氛围及宜黄戏班各地的演出,给宜黄戏的发展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宜黄戏因主要声腔为宜黄腔而得名,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并于同治后吸收西皮、拨子、浙调、南北词、民间小调等腔调,至今有着三百多年历史。宜黄戏传统剧目丰富,大、小约有五百余种,多是以腔定本,整本戏多,故事性强,其内容以演历史故事为主。由于宜黄腔发源于西秦腔,在宜黄戏的基本剧目里,传自西秦腔的有二十种之多。
宜黄戏角色分工细致,唱腔简炼朴实,表演粗犷大方,唱做念打形成一套既严谨又灵活的程式,适合表现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不同时代、内容的剧目。在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吸收了各兄弟剧种的长处,使之剧种风格相融合,保持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宜黄戏的表演严谨,一招一式,循规蹈矩。平时练功要求甚严,相传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之说。
宜黄戏的主要声腔是“宜黄腔”。 “宜黄腔”,又称“二黄腔”,是宜黄艺人在乱弹腔调的影响下将流行的枞阳腔进行改革于清乾隆初期形成。枞阳腔深受西秦腔影响,所以宜黄腔可以直溯西秦腔。这种西秦腔的曲调包括以唢呐伴奏的“二犯”及以笛子伴奏的“吹腔”。乾隆初,宜伶将原配奏乐器大筒胡琴改为主奏乐器,从此唢呐“二犯”及平板“吹腔”一变为胡琴腔。
宜黄腔崛起后,不仅在省内流传,而且传至浙、皖、湘、鄂等省,并且进入北京,京剧、赣剧、徽剧、湘剧中所唱的“二黄腔”(或称南路),是由宜黄腔传去的,所以宜黄腔对我国许多剧种中“二黄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宜黄戏唱腔较原始,平直,拖腔少而短,音乐的板式结构为上下对偶格式,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形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七字句和十字句。旋律特征为简单质朴、起唱与落腔音少而声短,以字就腔,近似口语,曲调音域不宽,多在六度范围之内回旋。宜黄腔主要以宜黄官话上韵,演唱时男女同调不同腔。男腔用本嗓,包括正生、老生、花脸、老旦,女腔用小嗓,包括小旦、小生、正旦,大小嗓结合而尾音常翻高八度。
现宜黄戏以二犯、凡字、西皮垛子等几种声腔旋律为骨,以当地民歌、地方小调为肉,对一些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唱腔作革新。
宜黄戏在民国时期饱经风霜,备受摧残,解放前夕,已无基本职业戏班,仅剩下四个老艺人和一个乐师。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宜黄戏,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派人深入民间对宜黄戏进行调查,并于一九五七年成立了宜黄戏剧团,对濒临湮灭的宜黄戏进行了抢救,使宜黄戏起死回生。文化大革命时期宜黄戏剧团被迫解散,粉碎“四人帮”后,于一九七八年重新恢复宜黄戏剧团。二00六年五月二十日,宜黄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黄县台办供稿)